智經調查發現,六成半人認同由政府提供誘因,公私合營同時發展資助及私人房屋。
土地供應專責小組今日討論公眾諮詢詳情,初步決定4月26日至9月25日展開為期5個月的公眾諮詢,並在2個月後向特首林鄭月娥交後交諮詢報告。智經研究中心調查顯示,六成半人認同政府提供誘因促進公私營合作建屋,但近四成二憂慮造成利益輸送。
智經研究中心委託中大香港亞太研究所進行調查,在受訪約一千名市民中,逾七成九認同本港有迫切性開拓更多土地建屋;而在土地資源有限的情況下,分別約四成四及兩成三認為應優先興建出租公屋或居屋。
據了解,小組今日敲定土地供應諮詢18個土地供應選項,其中近日引起新一輪爭議的粉嶺高爾夫球場,雖然林鄭月娥日前曾指不應把劏房居民與球場使用者對立起來,但小組並無因此調整諮詢文件內容。智經副主席劉鳴煒指,調查反映市民對短中長期建屋的土地選項仍有分歧,但他認為政府不應擔心引起爭議而擱置公私營合作建屋,指發展商持有的農地達一千公頃,形容若政府因議題敏感及具爭議性而放棄是浪費,理解市民對官商合作存在憂慮,建議政府應進一步討論。
政府在文件中指出3個新界發展區中都涉及發展棕地,以證政府並無迴避棕地問題。不過,在政府估計現存的1300公頃中,逾7成都未有確實發展計劃,而根據本土研究社的研究,當中不少都是超過20公頃的地段,極具發展潛力 。
資料來源:頭條日報