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香港要做「廿四孝」父母絕對唔易做,一項調查發現,有41%港爸港媽,在子女出生前已開始為他們儲錢,其中80、90後父母平均已為子女儲起近56萬元。即使子女已有全職工作,仍有逾40%父母認為,應繼續定期在財政上支持子女,平均每月給子女6157元做零用錢。
香港永明金融於四、五月期間,於香港訪問了690名父母及141名在學學生。調查反映有約41%的受訪父母認為,不論子女完成學業前或後,向子女提供的財政支持應維持相同水平,每月「零用錢」平均約6,157元。
撐終身財政支持佔達2%
有7%受訪父母認為,直至子女「上車置業」之前,都應該在財政上給予兒女支持;直至子女結婚,以及甚至終身提供財政支持的父母比例,各達2%。
父母認為要財政上定期支持子女至哪個階段
受訪者選擇的儲蓄方法
不同年齡組別的父母為子女預備金額亦有明顯差異。三十四歲或以下(即八十、九十後)的父母最肯為下一代「未雨綢繆」,當中近59%表示會於子女出生前已為其未來作儲蓄,平均為每名子女儲蓄55.8萬元。反而四十五歲以上(即七十後)父母這樣做的比率,只有不足三成。
永明金融分銷及市務總經理區張明儀(左)表示,現時Y世代的父母普遍都會早早為小朋友做準備,「同以往一代的父母天生天養完全唔同」。而80、90後父母已為子女儲起的錢,對一個香港家庭平均收入而言,需要節衣縮食20個月。
年輕仔女難買樓 冀靠父幹
香港樓價高企,不少年輕人「望樓輕嘆」。永明調查亦顯示,受訪子女中,有達59%人視「置業」為未來十年內最希望實現的目標,但當中僅25%人有信心可憑自己能力上車置業,同時有49%的子女冀父母可以在財政上支持。
資料來源:東網
資料來源:東網