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esla首席執行官埃隆・馬斯克在Twitter上稱希望以每股420美元的價格私有化公司之後,Tesla的股價飛漲。按馬斯克聲稱的價格計算,Tesla的市值可達710億美元左右。
貿易戰以外,Tesla 私有化,相信是上周財經界的最大新聞。這間美國電動車一哥,近年發展極速,股價在上市8年間已升逾2,000%,規模更已超越通用汽車,何以創辨人Elon Musk會有私有化的想法?
即使受到貿易戰等負面因素影響,美股仍然有正面消息,例如回購及增加派息,便是推升美股的主要動力。
言猶在耳,CNBC便報道,高盛分析師預計,今年美股上市公司的股票回購規模將達1萬億美元,較2017年大增46%,再創歷史新高。另外,根據標普道瓊斯指數的資料,今年第二季美國科技股的回購活動甚為活躍,按年大升130%。
年年蝕錢 連番受狙擊
Elon Musk堪稱真人版鋼鐵奇俠(Iron Man),後生時創立過PayPal,後來又成立SpaceX探索太空、發明太陽能瓦片屋頂等,是投資界的風雲人物,而Tesla更是他最成功的業務。
Tesla電動車的出現,顛覆了以石化燃料為主的汽車業,也被視為潮流產物,更是時勢下的英雄,「食正」金融海嘯後的美股大牛市升浪。在2010年上市的Tesla,當年的招股價是17美元,8年後的今天已膨脹至387美元,足足升了超過2,000%(見圖一),也變成一間市值逾630億美元的巨企,超越百年老店通用汽車,成為美車廠一哥。
雖然天才做事往往出人意表,但既然Tesla一直受到投資者追捧,業務又在高速發展,何以Musk有將公司私有化的意圖?
Musk在寫給員工的信件中解釋了一切,他指一間上市公司必須承受「股價大幅波動、短期的盈利壓力,以及沽空者的狙擊」。原來Tesla近年一直被淡友猛烈狙擊,是「全球史上被沽空得最厲害的公司」。例如在今年4月,對Tesla的沽空額便高達107億美元,佔所有流動股份的25%(見圖二)。Musk喜歡作各種大膽嘗試,既是生意人、更是發明家,因此Tesla一直燒錢,高盛報告顯示,在過去好幾季,集團每季起碼燒錢10億美元。
Musk認為在上市之後,公司動向反而被投資者牽著鼻子走,於是有了私有化的諗頭。事實上,與他抱相似想法的大有人在。
Loup Ventures的吉恩・芒斯特(Gene Munster)針對Tesla的私有化也給出了相似的原因:
“考慮到公司的雄心壯誌,私有化對Tesla的好處更為明顯。Tesla希望加速全球對可再生能源的使用。對肩負如此重大使命的公司來說,滿足投資者的季度期望通常會成為負擔。
問題是以目前Tesla的「缺水」情況,外界相信他或需要以槓桿收購(LBO)的方式,才能籌集足夠資金向公眾買回股份。因為目前Musk只持有20%的股權左右,除非有財團或大戶肯向他伸出援手。若是私有公司,Tesla就不必披露可能給競爭對手帶來優勢的信息。
事實上,Tesla在周二股價急升,其中一個原因是沙地阿拉伯主權基金宣布斥資20億入股Tesla,如今已手持3%至5%的權股左右。而目前該集團的三大大戶,分別是T Rowe Price、富達及Baillie Gifford,三者合共佔25%股權。Musk已經開到口,希望這些大股東能在集團私有化之後,繼續持有股份。對投資者而言,由於Musk開出的私有化作價是420美元,以目前的水平計,似乎仍有望再上升,當場,前提是Tesla會以他所願私有化。
資料來源:ETNet,新浪網